【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并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准备、评价和报告阶段面临的风险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每个阶段的审计规则和程序,以期充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维护高校的财经秩序,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 内部控制 风险导向
对高校内部二级单位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保证高校的经济业务活动合规性、提升业务活动效率性的重要方式,主要针对被审计对象履行岗位时经济责任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为组织部门考察、任用干部提供重要依据,该项工作主要由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评价的对象决定了审计对象的风险特殊性,从审计的目的上来看,最终审计评价的落脚点是对人的评价,并作为对被审计单位经济监督和考评的重要方式,如果审计评价不恰当或者审计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最终会对被审计对象造成巨大的伤害或者是纵容不合规的经济活动,影响审计的权威性,不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
一、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的风险控制与审计规程
经济责任审计的准备阶段是指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计划通过后,审计部门具体实施对每个被审计对象审计前的准备工作。
(一)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面临的风险主要是指审计环境评估准确性与否的风险,即被审计的可能出现重大错报风险的环境以及风险的强弱,通过审计风险评估,将审计实施的重要资源放在识别出的高风险环节,提高经济责任审计效率的同时降低审计风险。
为了防范审计准备阶段的审计风险,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之前要开展大量的审前调查工作,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和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和调查,并进行分析性复核进而确定重要性水平,由审计小组根据审前调查的情况确定具体的审计方案。
(二) 经济责任审计准备阶段的审计规程
审计准备阶段首先要求被审计对象在规定的审计时间内提交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说明, 在此阶段为了规避由于被审计对象提供的资料不真实带来的审计风险,必须要求被审计对象完整的说明其在履职期间所负有管理权限的预算支出项目,并对任职期间的预算收支情况、 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单位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情况、个人的廉洁自律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情况进行说明。
采取问卷调查、询问或者现场座谈的方式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岗位责任、合同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情况,重点关注大额资金使用和重大经济决策的会议纪要和相关文件资料情况,被审计对象和相关单位要对所提供的经济责任审计资料做出书面承诺,保证提供资料的真实和完整性。
二、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阶段风险控制与审计规程
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审计部门和被审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因此审计部门必须在充分核实审计结论的同时,客观公正的界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
(一)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的风险控制
高校经济责任评价中的潜在风险主要表现为得出的审计结论的事实依据是否客观和充分,评价的范围是否与经济责任相关以及是否全面反映了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为了降低经济责任审计中评价的风险,应该根据被审计对象具体的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确定的评价标准体系,充分运用各种横向纵向比较、行业对比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注重结合被审计对象的岗位责任目标的实现情况,客观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以及廉洁自律情况。
(二)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阶段的审计规程
在充分收集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证据的情况下,主要评价被审计对象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的和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情况,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资产的管理和保值增值情况,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完成岗位责任目标情况,合同管理情况,被审计对象的廉洁自律情况以及被审计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期间的业绩情况。
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情况主要的评价依据是国家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等,关注被审计对象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中是否存在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的现象,是否保证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效益性,充分利用相关标准对以上需要评价事项进行认定,明确被审计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
重大经济决策情况是指被审计对象在使用单位的大额资金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三重一大”的规定,是否做到了民主和集体决策,依据相关会议纪要和相关的决策程序对大额资金的使用合规性、效益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国有资产的管理以及保值增值情况是作为审计评价的重要方面,重点依据国家有关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并结合单位制定的资产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关注被审计对象单位的债权债务真实性、合法性,所管理资产的张卡物是否一致,专项资产的使用频率和效益情况,是否存在因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资产流失的现象。
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基于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是否结合按照《行政事业的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了以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公开和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集体决策为基础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阶段风险控制与审计规程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阶段是根据准备阶段、评价阶段的结果向被审计对象提交审计报告的阶段。审计报告主要包括审计的依据、审计的程序、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评价和审计结论。
(一)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阶段的风险控制
报告阶段的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审计结果是否控制在可接受的风险范围之内,审计的方案和程序是否按照计划进行,对被审计对象的评价是否客观、公正,审计所发现问题和责任的认定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对相关的事项进行了复审,对于该阶段的风险控制可以通过比较审计目标与被审计对象的审计结果之间的差异的方式以及充分和被审计对象交换意见,针对争议事项进行责任的再认定、再复合,进而控制审计结论偏离审计目标的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阶段的审计规程
审计小组将初步完成的审计报告送至被审计对象,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一般情况下被审计对象要在接到审计报告10日内将书面的意见送至审计小组,逾期不送交书面文件视为无异议; 若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有异议,双方对有关事项充分交换意见并达成共识后,由审计小组对审计报告的初稿进行修改,然后出具最终的审计报告,由审计部门将审计报告送交主管领导审批后再提交学校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作为被审计对象未来考评的重要依据,审计部门将相关的审计资料归档。
四、 小结
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出发,充分识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在准备、评价和报告阶段的风险点, 依据审计方案和目标设计相应的审计程序,防范审计评价中面临的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公正性,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促进高校的廉政建设。
原载于时代金融